圖一大陸量化基金檔數   

  圖一.JPG

          ※統計至 2010 年 2 月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圖二大陸量化基金總管理資金規模

 圖二.JPG

    ※統計至 2009 年底。單位:億(人民幣)

 _新表二.JPG_.jpg 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四.基金分析 

    量化投資一般是建立在數據統計之上,根據各基金背後不同的模型操作,因而產生績效差異。在操作的過程中,模型也會經過反覆的修正和檢驗。因此,分析數量基金時,必須關注於發展 3~5 年以上的量化基金,才是較合理的判斷。

    大陸量化基金在近年才開始發展,其中只有「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(360001)」與「上投摩根阿爾法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(377010)」發展超過 4 年以上,因此本文僅就此兩基金做分析。以下相關分析借助於國際知名基金分析平台MPI(Markov Processes International)之軟體,除了基本績效分析外,還可進一步幫助我們釐清基金投資風格變化是否符合投資目標。 
 
     表三為基金與標竿指數績效之基本分析,以近一年期而言,基金1之累積報酬與風險表現並無明顯超越其標竿指數,相對而言,基金2之累積報酬與風險明顯優於標竿指數。我們同時也納入資產配置相近的其他基金做為Peer Group,以比較量化基金相對於一般基金之表現是否具差異性。一般而言,alpha值可觀察出該基金之選股能力,Beta值則表示為擇時能力,Sharpe Ratio則是基金承擔單位風險下所獲取的超額報酬。根據下表的結果來看,此兩檔數量基金的Sharpe Ratio表現較標竿指數佳,但與大部分共同基金(即Peer Group (Median))相比,則無較突出的選股及擇時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表三.JPG

料來

資料來源: MPI,分析時間至2010/3/5
*基金1之Peer Group為大陸所有股票型基金
**基金2之Peer Group為大陸所有平衡型基金



    基金投資風格也是一項值得關注的議題,當某些基金有特別宣稱的投資風格目標時,利用MPI所提供的投資風格圖分析,可以檢視觀察時間內該基金的投資風格變化情形,是否符合設定的投資目標。圖三與圖四分別為光大量化與上投阿爾法之投資風格圖,圖中圓圈由小到大表示為由遠到近的投資風格落點,以光大量化為例,該基金成立初期投資集中在小型價值股,然後轉移到中、大型成長股,近來則偏好中型的成長及價值股。相較而言,上投阿爾法的投資風格變化較小,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的成長及價值股,且並無特別偏好成長股或價值股身上,此結果也符合其同步以成長”與價值”雙重量化指標進行股票選擇的啞鈴式投資技術。

圖三:基金1投資風格圖(Style Map) 

圖三.JPG 

資料來源: MPI,2007/1/31-2010/3/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圖四:基金2投資風格圖(Style Map)

 圖四.JPG

   資料來源: MPI, 2007/1/31-2010/3/5 

五.結論 

不論國內或國外,數量化基金最近變得越來越受歡迎。但還是有人對數量化這個概念有所批評,因為整個量化模型並沒有清楚的揭露出來,要考核它的策略,只能由績效來看,如果現在有效,也不代表在未來仍會成功。但從整個市場的趨勢來看,數量化基金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,相關的基金產品也不斷推陳出新,各種策略不斷的研發。相信在未來,投資人會漸漸了解數量化的概念,而數量化基金在市場上受到投資人的接受程度也將會越來越高,這一天指日可待。   

撰文者:劉襄儀林宗漢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uantfina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